一、实施背景
职 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职业学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校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 见》、江苏省《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以及《常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精神,根据我市产业发展和经济社 会发展需求,立足学校实际,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针对学校发展过程中老师、学生、家长及企事业的各方面需求,充分利用信息化先进理念与先进工具,构 建融网络、技术、资源、服务有机整合的智能个性化服务体系,实施“3721”工程,探索一种职教化、特色化的智慧校园新模式,全面提升教学、实训、管理、 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水平。
二、重要目标
学校确定以三大平台 、七彩空间、两个拓展、一 个追求为主要内容的“3721”建设工程目标。
1.打造基于知识管理的统一门户、基于物联网的校园基础网络和基于数据挖掘等三大信息化基础平台的统一标准数据资源库的三大平台。
2.构建智慧实训、智慧互动、创意休闲、智慧生活、个人成长、校园文化信息、信息服务管理的七彩空间。
3.实现智慧旅游和智慧餐饮两个拓展。
4.实现一个面向人人提供智慧信息服务的追求。
三、工作过程
1.组织实训,夯实基础,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学 校鼓励教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定期对全校教师进行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召开各种信息化技术应用研讨会,利用暑期对教师开展信息技术培 训,根据教师现有计算机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分出层次,逐层培训,在历年计算机基础知识、互联网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等专业技能培训基础上,2013年还 组织了以网络学习空间为主题;2014年又组织了以微课、微视频设计制作为主题的全员暑期培训。全校176名专业教师均参加江苏省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数字化 教学资源应用能力提升巡讲培训,自2013年始,学校召开各种信息化研讨会、座谈会、推进会达23次,外出调研4次,教师发展处组织开展信息技术课题立项 4个,学校承办“信息化教学与我同行”及“基于学习空间的职教翻转课堂”全省教学开放日活动以及“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信息化研讨会”,以提高教师教学信息 化水平。一线教师利用网络采集相关信息、借助各种软件制作课件,应用网络学习空间、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所有专业都开设信息技术公共必修课和相关选修课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各专业学生的通用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力和综合信息素养。
2.校企共建,打造三大平台,推进学校信息化基础建设
为 加快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化步伐,按照”3721”工程中打造三大基础平台要求,配备先进的计算机、服务器、投影仪、多媒体教室等基础设施,教师配备 笔记本电脑用于教学,学校建有网络中心机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自动录播室、校园电视台、语音学习中心、智慧互动空间教室、智慧实训室等信息化功能室,全 校共建有123个多媒体教室和多功能实训室。建成千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桌面、1300M移动、电信双路接入,并与移动、电信运营商合作,引入电信、移 动无线WIFI网络全覆盖的高质量校园网,推动学校信息化从“技术主导型”向“应用主导型”转变,从“建设者”向“应用者”转型,积极探索学校信息化建设 新途径。
3.加快实施,构建七彩空间,推进教育教学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
学校开发建立了校园信息发布平台、网上办公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监控系统、校园监控系统、视频实时展示系统、一卡通系统(支付宝、银 行圈存在线充值查询)、智能水电、智能门禁、访客及通道管理系统、宿舍物业管理系统、在线选课、在线支付平台、在线预约、电子化招生迎新及网上报修等系 统,遵循小应用大集成,按照“分期开发,边建边用”的原则,各系统相互独立,又互相关联,通过统一数据标准与统一认证集成各系统,实行统一的技术路线、统 一的制作规范、统一的数据结构、统一的仿真模拟环境、统一的用户管理,为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1) 以门户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发布平台,集成统一认证系统,同步发布智慧旅商移动APP(安卓、IOS)。学校图文信息中心开发设计学校门户网站,数十个系部 (门)网站和专题网站,门户网站发布学校相关信息,从整体上展现学校发展概况、专业优势、办学质量,藉此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创设一个富有职教特色的网络校 园文化;各系、部门网络发布各自信息,统一审核,有效改善日常管理和工作模式,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专题网站发布专题信息,突出重点,成为学校网络宣传 的重要阵地。
(2)方便快递的网上办公系统。建有功能比较完善的OA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保证电子公文信息数据的上传和下达,结合学校门户网站,可对外对内发布信息,方便校内和社会用户浏览,基本实现了“实时管理”、“互动管理”、“纠错管理”、“跟踪管理”等科学管理模式。
(3) 功能齐全的教学管理系统。以校园网为依托,搭建教务管理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平台、技能实训平台、汇文文献管理平台、学生学习平台为一体的教学 信息化系统,并引入中国知网、读秀电子期刊数据库,提供了较完善的网络与支撑环境、实现全校互连互通、促进优质资源,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学校改革创新能力。
4.重视开发,实现两个拓展,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开 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建成集精品课程、精品教材、资源库于一体的综合教学资源库平台,建立了教师教案课件库、视频教学库、专业群文档库,学生利用手机、 平板电脑和校内公共场合电脑登陆校园网,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使数字资源从教室、电脑机房走向校园,走向广大学生身边,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免费资源从 而大大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引进了江苏省教育厅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下属的凤凰职业教育图书有限公司开发的7个专业大类45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形成了“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学校共享”的统建共享机制。
通过开展信息化技能大赛,课件大赛,微课展评等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工作的积极性。
5.重视应用,成就一个追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通 过七彩空间实现面向学校人人学习与成长的全方位智能信息服务,突出了职业学校学生与教师在不同时空下活动过程的信息化应用建设理念与思路,信息化教学突破 时空的限制,以多样化的方式方法获取知识,教师会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关注每个个体的差异,教学过程将过去的线性模式变革为网络模式,改变学生思维方式,培 育终身学习的习性,增强学习的自主性与互动性。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学生、老师等个人的学习、教学需求,也实现学校的管理、服务、运营、提升的目标。最终 成为城市或区域中的社会资源及人群的终身资源,利用信息化工具,让每个人快乐、健康、高效、开放的获取知识、享受教育、描绘人生,成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实施保障
(一)组织保障
(1)领导体制
成立由校长牵头、副校长分管的数字化校园领导小组,规划、指导、协调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的建立对学校优化资源配置、控制投资成本、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有效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2)管理机构
设 置专家组,主要负责重大技术问题决策,审议建设规划,制定合理方案、监督建设质量等工作。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担当起数字化校园建设策划者、推动者、组 织者和指导者的责任,在各系(部门)设置本系(部门)的“信息网络管理员”协助工作。系(部门)主任主要负责本系(部门)资源的数字化设计及管理,包括检 查本部门信息化建设与使用情况。
(二)机制保障
本项目釆取项目负责人总负责,组织学校职能部门及相关专家论证立项,学校职能部门教务处组织实施,职能部门随时检查、督促项目进行情况,重大问题,及时组织学术决策机构专家论证、决策。
(三)经费保障
学 校确保教育信息化经费比例不低于省定标准,每年约200万元,用于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资源建设和设备维护。积极优化政策环境,采取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市场 运作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政府专项、企业参与、学校自筹等形式多渠道筹措建设及运作资金,吸收社会资本进入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域,不断拓 宽经费筹措渠道,培育教育信息化产业体系,加大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四)安全保障
为确保数字化校园能得以顺利建成和长期运行,制定了防止非法入侵和泄密的解决方案、数据安全存储的解决方案和必不可少的防病毒解决方案等具体的技术措施。
(五)制度保障,规范程序
我校制定了校园网络中心管理制度、网络运行管理制度、网络教室管理制度、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校园广播系统管理制度等10项相关制度,通过制度保障,规范程序,细化工作流程,使运维人员能够协同工作,减少工作失误,解决运行中的问题,提高用户满意度。
(六)建立企业支持技术队伍
学校在建设时采用校企共建校企合作的模式,运行维护由合作企业提供支持。
五、主要成效与主要成果
“3721”信息化规划建设方案虽然仍处于二期实施阶段,但其积极意义已经彰显。
1.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发生变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较大提高
学 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各级信息技术培训,同时多方位开展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和信息化教学应用评比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构建七彩 空间,让教师在教学思想、信息化技术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显著变化: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信息化教学方式;从简单的PPT内容展示,转变为丰富多彩的 网络活动展示;从千篇一律的灌输式讲解,转变为个性化的引导式学习;从面向个别课程内容的课件制作,转变为面向整体内容的课堂建设。教师参加省财会专业教 师微课比赛一等奖2个,三等奖2个;省专业课“两课”评比示范课一名、研究课一名。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数字化生存“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信息技术进课堂,多元评价模式的信息化课程,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多元的网络课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为主动学习,由共性化学习转向个性化学习。很多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跨专业浏览学习。
学 校通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学校科学艺术节、文明风采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信息类技能大赛、技能兴趣小组、社团等活动着力提高了学生信息 化素养,提升了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实际学习、生活过程中各类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提升了信息时代学生“数字化生存”的能 力。
3.信息化课程建设成效明显,数字化教学资源得到丰富
目前现有59门网络课程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学习,以课程为单位构建网上学习资源,教师上传学习内容及微课视频,发布学习任务,学生登录网络学习平台学习,查阅资源、提出问题、协作解答,同时完成在线自评与互评,平台及时汇总与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效果。
学校通过举办“信息化教学与我同行”及“基于学习空间的职教翻转课堂”全省教学开放日活动以及“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信息化研讨会”等形式展现信息化课程建设与应用成果,受到了与会领导与同行的好评。
学校引进了江苏省教育厅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下属的凤凰职业教育图书有限公司开发的7个专业大类45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已进行了省级培训,教师已开始使用这些优质资源进行教学活动。
学 校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根据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出台了学校自己的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经过2 年多的 建设已经拥有院级精品课程1 个,并已通过联院的终期评审,校级精品课程近15 个,涵盖了学校所有的重点专业,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建设活动中,合作共建,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学 校除引进优质校外资源外,同时加强校内资源开发,边建边用,通过积累形成校内资源,从表现形态上分为动画素材、仿真实验、视频素材、音频素材、文本素材、 题库、案例、网络课程、课件、图片、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在建设过程中遵循直观性、序列性、多途径、小型化原则,如下图所示:
4.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服务系统渐显成效
学 校校园网站2013 年荣获“江苏省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评比活动”一等奖,目前学校建有校园信息发布平台、智慧旅商移动APP(安卓、IOS)、微信公众平台、网上办公系统、 教学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监控系统、校园监控系统、视频实时展示系统、一卡通系统(支付宝、银行圈存在线充值查询)、智能水电、智能门禁、访客 及通道管理系统、宿舍物业管理系统、在线选课、在线支付平台、在线预约、电子化招生迎新及网上报修等系统,满足了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信息系统的建设 需求。教育教学管理信息服务系统的使用意味着教师和管理者都要改变原有工作方式与习惯,虽然在推广之初遇到了一定的阻力,通过深入宣传推广,对教师和学生 提出的各种问题都一一论证,正确可靠的加以吸取,不可行的也作耐心解答,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师生渐渐养成了新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自觉应用信息服务系 统,大大提高了信息服务系统的实用性、有效性、规范性与便捷性。
六、体会与思考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及时做好方案调整。只有立足应用,脚踏实地,稳步推进信息化的各项工作,才能打造智慧型现代化职业学校,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1.加强学校信息化顶层设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2.加强学校制度和组织建设,保证信息化工作稳定、有序向前推进;
3.加强学校信息化专职队伍和普通教师信息化素养能力的提升,保证信息化工作有最强的专业队伍和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4.建立健全学校资源共建机制,同时进一步争取在更高层面上实现资源 的共建共享;
5.进一步加强校企共建共管,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现代教育信息中心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6号电话:027-88756190 邮编:430065鄂ICP备06007470号